夏曆七月七日是民間的“乞巧”節,婦女們這晚在庭院中擺下酒脯瓜果,虔誠地向夜空膜拜,以盼望織女星賜予本領。
因為詩人的吟詠,畫家的描繪,文人的鋪排,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,於是流傳人間,纏綿緋惻,委婉動人,這便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。
《詩經》的《小雅》中有一首詩:
“或以其酒,不認其漿;鞙鞙佩璲,不認其長。
維天有漢,鑒亦有光;跤彼織女,終日七襄。
雖則七襄,不成服章;睨彼牽牛,不認服箱。
東有啟明,西有長庚,有救天畢,載施之行。”
大意是說天空上的織女星,坐在織布機旁,無心織絹,卻一心一意地想著銀河對岸的牽牛星,而為之眷念不已。
可見在西周時代,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相傳。
《史記天宮書》和《漢書天文誌》中,也都有牽牛、織女雙星的記錄。
晉代宗懷的《荊楚歲時記》裏,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,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,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。
到了南北朝時,任仿在《述異記》中記錄:“大河之東,有美女麗人,乃天帝之子,心裁女工,年年勞役,織成雲霧絹縑之衣,辛苦殊無歡騰,容貌不暇整理,天帝憐其獨處,嫁與河西牽牛為妻,自此即廢織紝之功,貪歡不歸。
帝怒,責歸河東,一年一度相會。”
這項記錄正確他講是從“古詩十九首”中得到靈感,其中的一首描寫《七夕雙星》:
“迢迢牽牛星,皎皎銀河女;纖纖攜素手,紮紮弄心裁。
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;銀河清且淺,相去複兒許?
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。”
這首詩比起《詩經》中的那首,更描繪得淒淒切切,道出了一對有情人,兩地相思,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。
此外,晉代於寶的《搜神記》中把天空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,說成是漢朝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。
甫北朝時吳均的《續齊諧記》裏記錄:“桂陽成武丁,有仙道,謂其弟曰:‘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。’
弟曰:‘何事渡河?’
答曰:‘暫詣牛郎。’
至今雲:‘織女嫁牛郎也’。
唐代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中有:“七月七日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;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。”
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,以牛郎織女為例,共誓白頭之約。
宋代秦少遊專門寫過一首《鵲橋仙》:
纖雲弄巧,飛星傳恨,銀漢迢迢暗度。
金風玉露一重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
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忍顧鵲橋歸路?
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執政朝暮暮。
總之,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、戲曲,不勝枚舉。
綜上所述,可以推斷牛郎與織女的淒美愛情故事,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,事先的奴隸社會,等級十分嚴苛,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,托言天空上雙星,也就是人間的實情。
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introduce-yourself-at-the-interview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self-study-korean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free-psychology-course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hello-world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feng-shui-masters-charges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middle-school-entrance-interview-class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high-school-knock-success-rate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lactation-consultant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ranking-of-kwai-tsing-secondary-schools/
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saturation-of-speech-therapists/